∞ 15%抽成比例 苹果腾讯洽谈十年终和解
历经超过一年谈判,苹果腾讯达成“历史和解”。苹果公司正式宣布,推出 App Store 小程序合作伙伴计划,并将处理包括微信小程序等在内的所有 iOS/iPadOS app 小程序支付(游戏等虚拟内容消费)事宜,并从中抽取 15% 的分成。这一比例,相较于其一直执行的 30% 分成比例少了一半。

(截图来源:苹果)
微信官方紧接表态,将在 iOS 端小程序/小游戏中接入苹果虚拟支付:“我们欢迎苹果对小程序和小游戏开发者的支持,乐见苹果推出『小程序合作伙伴计划』。我们将尽快为开发者提供接入服务,共同建设一个健康繁荣的生态。”

(截图来源:微信官方)
微信小程序诞生十年,苹果腾讯也谈了十年
算上早年对“微信用户打赏抽成”的分歧、和解,苹果、腾讯这两家公司关于微信内购抽成的一系列事端,可谓旷日持久。
2016 年 1 月,微信研发团队宣布,继“订阅号”“服务号”之后,将推出全新的“应用号”:一种更轻量形态的 app。同年 9 月,微信“应用号”被定名为“小程序”,同时开启内测。2017 年 1 月,微信正式上线“小程序”功能。

2017 年 1 月 9 日,微信小程序正式推出,张小龙“致敬”苹果十年前发布首款 iPhone 时刻
由于微信 iOS app 每一个版本更新,均需苹果 App Store 审核通过,故而可以理解为苹果也默许这样的“app 中 app”形态功能推出。
然而,微信小程序推出没多久,腾讯就公开了与苹果关于微信内购抽成的争端,只不过当时并未涉及新推的小程序,而是把战场放在了公众号的打赏功能模块。
原来,苹果在 2016 年 6 月更新的 iOS 开发者协议条款中,对 app 内购(IAP)机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:“iOS app 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 IAP 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、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。”
苹果这项新规,最终酿成了 2017 年 4 月微信官方发布的一则《遗憾通知》:“即日起,iOS 版微信公众平台赞赏功能将被关闭,Android等其他版本微信赞赏功能不受影响。经过与苹果方面长期沟通协调,最终,我们选择对 iOS 版微信赞赏功能进行了调整。”
一石激起千层浪。连“给作者打赏”这样的情况,苹果都想进行 30% 比例的抽成,后面会不会有更“过分”的要求呢?
不少国内用户对“苹果税”的怒火就此点燃,并延续至今。而在民间舆论中引发的诸如“微信下架,你还会用 iPhone 吗?”“苹果微信,二选一”之类的讨论,更是把苹果“架在火上烤”。
汹涌舆论袭来,苹果不得不再次对审核条款进行调整。2017 年 9 月,苹果更新 App Store 审核指南条款,以第三方 app 也不能进行“抽成”的前置约束条款,将用户对用户自愿的“打赏”行为从内购机制中进行了“豁免”,即作者可以拿到读者对微信文章 100% 的打赏金额,苹果和腾讯均不进行抽成。2018 年 6 月,iOS 版微信恢复文章打赏功能。

(截图来源:微信官方)
之后数年,虽然腾讯和苹果没有再就 app 内购抽成掀起新的“公开”冲突,但这两家平台企业间的“暗战”也不可能停歇。与此同时,微信小程序、小游戏生态更加“枝繁叶茂”,市场收入规模越来越可观。
而在 2024 年或之前,腾讯和苹果就已开始了针对这一市场日后发展的“最后谈判”。
直到此番,微信小程序/小游戏“正式”加入苹果官方虚拟支付体系,并达成了新的“苹果 15%,腾讯 0,小程序/小游戏开发者 85% ”分成方案。前后持续近十年的腾讯大战苹果,也迎来了一个“阶段性”的收尾。
15% 抽成比例:苹果与腾讯的“win-win”
近年来,关于收入分成的博弈,时间的天平,逐渐向第三方开发者倾斜,而非苹果这边。
苹果也没局限在 app 市场,早在 2020 年就推出了系统级的“轻 App(App Clips)”功能,意欲分得一杯羹。然而,几年过去了,苹果自家的“轻 App”功能,存在感越来越低,用户使用度和活跃度,也是越来越低。

(图片来源:苹果)
另一边,根据《2024 年中国移动游戏广告营销报告》,2024 年小程序游戏(即小游戏)市场总规模约 398.36 亿元,同比增长高达 99.18%,“小游戏市场收入已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,其中内购收入占比也在逐年提升”。

(图表来源:伽马数据)
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戏市场,目前明面上主要靠的是广告收入来源,而如果苹果虚拟支付体系也能接入其中的话,那么诸如小游戏和轻应用的付费功能,甚至完全付费的小游戏和轻应用,就都可以全面推开了。
基于以上情况,在做大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戏“蛋糕”这件事上,苹果和腾讯,应该都是乐见其成。那么,核心问题只剩下一个:接入苹果虚拟支付体系后,苹果在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戏上的抽成比例又该是多少呢?
近年来,在可接受的范围内,苹果也在逐步调整抽成机制。例如,用户在 iPhone/iPad 设备上进行的 app 订阅服务,次年起的续订,苹果抽成比例从 30% 降至 15%。再例如,针对中小开发者,苹果推出了15% 比例抽成方案:如果开发者(企业)上一年度在苹果平台的总收入不超过 100 万美元,苹果就按此比例进行抽成。
不难看出,目前苹果这边的抽成比例“底线”正是 15%。而在维持 app 内购抽成比例 30% 不变的大前提下,苹果对微信等平台的小程序/小游戏只抽成 15%,可能也是其目前可以实现的最大让步。

(图片来源:Unsplash)
对腾讯来说,自推出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戏平台以来,由于在 iOS 版本上和苹果持续的争端,故而其一直采取的 0 抽成策略,从而让其在“道义”和用户支持度上一直处于优势地位。
此番虽然让苹果拿走了 15% 的抽成,但腾讯前后的抽成比例还是没变,依然为 0,“最受伤”的成了微信 iOS 端的小程序/小游戏开发者,之前 100% 的收益,现在只有 85% 了。
在有了苹果的背书和支持后,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戏的全面商业化进程,亦扫清了最后的障碍。苹果也终于在应用生态层面正式承认并接受了基于第三方 app 平台再搭建的轻应用、小游戏体系。
以后,“吃人嘴软、拿人手短”的苹果,在“坐视”小程序、小游戏市场加快发展的同时,也不会再多加阻拦和大加干涉了。
值得一提的是,Android端的微信小程序和小游戏,腾讯早就开始对其虚拟消费内容进行抽成了,其中普通小游戏抽成 40%,创意小游戏抽成 30%,小程序抽成 20%。故而,亦不排除后续腾讯也加入到 iOS 端微信小程序/小游戏的收入抽成中。
苹果腾讯世纪和解,小程序迎来第二春
众所周知,苹果设备用户的购买力,尤其虚拟内容消费实力,一直都在行业内“独一档”。
此番,苹果腾讯达成“历史和解”,于小程序和小游戏行业发展同样是个里程碑时刻。
一方面,体量最大的 iOS 端微信小游戏和小程序市场,将迎来“全面合规化”之下的“全面商业化”新时代。
对于用户而言,纳入苹果 App Store 审核机制的微信小游戏和小程序,也将在虚拟内容退款,以及虚拟内容安全性和用户年龄适配等领域上,拥有更加规范和严格的标准。
另一方面,苹果和腾讯共同建立的小程序和小游戏利益分成机制,也将为其它超级 App 平台(例如支付宝等)在 iOS 端的小程序和小游戏利益分成树立一个新的且更加规范的领域标准。
以微信宣布推出小程序为开端,全行业发展走到今天这步,前后也是用了将近十年时间。而在苹果 iOS 端小游戏和小程序生态开始“全面商业化”后,覆盖全终端的小游戏和小程序行业也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期。
∞ WhatsApp 宣布在欧洲推出第三方聊天服务平台整合功能
Meta公司即将在欧洲地区为 WhatsApp 推出第三方聊天整合功能,这项举措是配合欧盟《数字市场法案》(DMA)强制要求实施。该功能将在未来数月内推出,届时 WhatsApp 的端到端加密(E2EE)将继续得到保障。

Meta表示,BirdyChat 和 Haiket 将成为首批与 WhatsApp 实现消息互通的第三方服务平台。未来,欧洲地区的 WhatsApp 用户将在设置菜单中收到通知,指引他们如何选择是否开启第三方消息整合。该功能支持 iOS 和 Android 平台,但暂不支持桌面端、网页或平板设备。
根据官方说明,所有第三方消息应用必须采用与 WhatsApp 相同级别的端到端加密,Meta本身无法读取加密传输中的消息内容。整合内容涵盖文本、照片、视频、语音消息和文档,但仅适用于注册地在欧盟DMA涵盖地区的 WhatsApp 手机用户。

此外,用户可自主选择将第三方消息收纳至独立文件夹或合并至主收件箱。Meta同时提醒用户,第三方应用对数据处理方式可能与自身有所不同,建议注意数据隐私保护。
今年九月,Meta曾预览 WhatsApp 及 Messenger 的第三方整合功能,并表示会在有新的第三方应用加入时持续提醒用户。
∞ 部分Rabbit员工称数月未领工资 公司仍坚称新AI硬件即将推出
曾在2024年CES展上亮相的AI设备Rabbit R1,承诺能像人类一样与应用自然交互,为用户执行各类任务。然而,近日有消息称Rabbit公司部分员工自7月以来已因薪资问题罢工,但Rabbit方面表示一切进展正常,并计划明年推出新款AI硬件。

Rabbit R1在开放预订首日即售出一万台,使得“AI口袋设备”似乎进入了新纪元。不过,随后的媒体评测却反响平平,知名科技博主Marques Brownlee甚至评价其“几乎无法评测”。
据Tom’s Guide采访,Rabbit公司在收到一波差评后陷入经济困境,导致公司数名员工10月起罢工,且自7月以来未获得薪酬。此外,自今年初起Rabbit拖欠外包人员薪资的情况也在持续。
Rabbit首席执行官Jesse Lyu在接受采访时指出,公司原计划通过在印度销售R1来筹集资金,并且手机厂商Nothing曾将70%的库存发往印度市场,显示其潜力巨大。但由于监管问题,这一计划最终搁浅,导致公司财务预测遭遇“大幅偏差”。
尽管面临挑战,Lyu仍对前景表示乐观。他称Rabbit已经签署了下一轮融资的法律协议,保证所有员工都会及时获得报酬,并严格遵守有关时间的法律规定。公司发言人也表示,正在进行中的融资将在几周内完成,公司“完全尊重”罢工员工的决定,罢工人数仅为全部26名员工中的3人。
Rabbit下一代硬件能否避免重蹈R1覆辙仍待观察。此前另一家AI硬件公司Humane的AI Pin因遭遇差评在被惠普收购后业务被关闭。甚至连OpenAI与Jony Ive合作开发的AI伴侣,也在市场化道路上遇到诸多挑战,被质疑是否真的能让用户随身携带。
∞ 富士胶片革新磁带存储:最高可存储100TB压缩数据
富士胶片将推出大容量的LTO Ultrium 10系列磁带,最大可容纳40TB的原生数据或100TB的压缩数据,与同系列磁带使用的驱动器相兼容。新产品采用独创的双磁粉复合技术——将新一代锶铁氧体(SrFe)磁粉与传统钡铁氧体(BaFe)磁粉融合,通过纳米级粒径控制与磁性能优化,实现存储密度突破性提升。
该磁带创新应用物理气隙隔离技术,在离线状态下形成天然防黑客屏障,可有效抵御勒索病毒攻击与系统故障风险。
富士胶片表示,新产品扩展了业界最广泛采用的开放磁带格式,以实现长期、网络弹性和节能的数据保存。
富士胶片目前正在优化未来LTO产品的技术路线图,从11代至14代,以更好地开发符合客户需要的产品。预计到14代时,最大容量可达到913TB。
∞ 多部门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:登记不满180天 材料不全的不予出口
据报道,商务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公安部、海关总署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。其中提出,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。自2026年1月1日起,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(含180天)的车辆,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指导本地企业补充提交该车辆生产企业出具的《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》。
《确认书》内容包括出口国别、车辆信息、提供售后服务的网点信息等并加盖生产企业公章,对无法提供上述材料的车辆,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。
对于通知实施日前已办理转让登记待出口手续的车辆,要指导企业做好合同履约并有序出口。
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指导企业规范完整填写出口许可证申报信息,其中车辆品牌、型号、注册登记日期、转让登记待出口日期等内容应与《机动车登记证书》一致。
注册登记日期、转让登记待出口日期填写在出口许可证附表中。对于未按要求填写上述内容的,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。
此外,主管部门还要建立企业动态管理及退出机制。
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加强本地二手车出口信用评价体系建设,及时对有不诚信行为的企业进行约谈。
对有多次不诚信行为、未及时提供出口车辆维修技术及备件支持、不履行质量保证义务的企业,或者此类企业法人及关联人另设企业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,应责令其就此前不诚信行为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。
在受理审查其出口许可证申请时,应综合考虑整改落实情况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。


